
一張圖看台股漲跌:PMI未來六個月景氣展望vs.台股
[前言]
我喜歡從圖表和資料中,找出可能的關連性,再回頭用數據驗證,看看自己的假設是否成立?這樣的過程,對我來說像一種遊戲,當想法得到印證,就會很開心。
最近發現一張與台股加權指數相關性極高的圖組,可以用來輔助判段大盤指數的位階和拐點。這篇文章要分享的,就是台灣製造業PMI-未來六個月景氣展望和台股加權指數的對照圖,以及我從圖表中觀察到的現象。
[PMI採購經理人指數介紹]
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是國發會用新增訂單數量、生產數量、人力雇用數量、現有原物料存貨水準,以及供應商交貨時間,這五個面向編製出的指數;而PMI未來六個月景氣展望,代表採購經理人對台灣未來製造業景氣的看好度。這項指標自2012年發布以來,顯示出與台股高度的關連性。一般而言,超過景氣榮枯線50,代表景氣前景佳;低於50則代表景氣衰退。
[數據統計與重要現象觀察-底部]
2012年8月,分數由7月的28.8,首次上升到32.8。(有資料以來)
歐債危機大跌後,上市大盤加權指數從2011年12月的低點6609,一路上漲至2015年4月的10014點。
2015年10月,分數由9月的33.1,首次上升到35.9
中國股災大跌後,上市大盤加權指數從2015年8月的低點7203,一路上漲至2018年1月的11270點。
2019年1月,分數由去年12月的33.2,首次上升到34.9
中美貿易戰大跌後,上市大盤加權指數從2019年1月的低點9319,一路上漲至2020年1月的12197點。
2020年5月,分數由4月的25.7,首次上升到30.8
新冠疫情股災大跌後,上市大盤加權指數從2020年3月的低點8523,一路上漲至2022年1月的18619點。
2022年11月,分數由10月的24.8,首次上升到25.3
聯準會暴力升息大跌後,上市大盤加權指數從2022年10月的低點12629,一路上漲至2024年7月的24416點。
從以上數據資料可以觀察出,當PMI未來六個月景氣展望分數來到40分以下,由谷底出現首次回升,台股大盤指數的前波低點,就能確立不會再被跌破。甚至,在2022年11月、2020年5月、2019年1月這三次,都是當月低點就不再被跌破,直接開啟一波多頭走勢。
[背離與其他指標輔助-頭部]
接著,再觀察指數頭部高點,是否有明確的訊號提示?
依照先前談過的月技術指標反轉訊號,指標拐點提示分別出現在2014年8月、2017年10月、2020年1月以及2024年7月。再看看PMI未來六個月景氣展望與台股指數的情形,可以明顯發現,除了2020年,突發的新冠疫情造成的行情影響外,當技術指標發出警告時,都配合著PMI景氣展望分數連續三個月的走低,形成股價和基本面的背離。然後,後面通常還有一段風險很高,但漲幅不大的末升段。這個末升段與前高連成的趨勢線,又會與PMI景氣展望分數高點連成的趨勢線,再次出現明顯的背離走勢,算是給投資人提出最後的逃命警告。
[綜合評論與現況看法]
雖然股市長期必隨經濟向上發展,指數會不斷創下新高,但是我們也幾乎見不到,在景氣分數位於高原期時,股價會跌出谷底的樣貌。我認為股市的底部,通常是利空嚇出來的。當支撐股市榮景的基本面墜入谷底,股價自然不會有好的表現;而當景氣差到不能再差,並且開始好轉的時候,指數也就沒有再跌的理由,理當順勢築底上攻。
目前台股縱然經歷修正,PMI分數也還在榮枯線上方持續上升,但這很有可能只是因應關稅戰前的拉貨潮造成的狀況。況且,股價是領先指標,通常會領先基本面6~9個月,估計接下來,PMI未來六個月景氣展望分數,遲早要往下走。依此推論,如果是我,從交易的角度,會寧可等到景氣展望分數降到40以下,出現谷底反轉回升,再搭配長期均線進場佈局。
#操作筆記
#台股
#PMI未來六個月景氣展望
–
相關連結-
台灣-PMI未來六個月景氣展望vs.台股:
https://www.macromicro.me/collections/46/tw-stock-relative/661/tw-pmi-six-month-outlook-twse
用技術指標和三年線-掌握大盤多空節奏:
https://www.imdavidmusic.com/use-technical-indicators-and-three-year-lines-master-the-markets-multi-air-rhythm/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