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勝投資心法
在這個時代,現金就如同負利率的債券、定存相當於本益比近百倍的股票,妥善的投資具有生產力的資產,是對自身財務負責任的表現。若是能夠先想到最壞的狀況、對標的有清楚的了解、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、秉持利己利人的原則、擁有自己的看法和策略、輸得起才進場,相信你也想賠錢都很難。...
2024年9月18號,聯準會正式開始降息,啟動了新一波的降息循環。理論上,各種類別、天期的債券殖利率,都會受到基準利率調整的影響。但降息宣佈後,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卻一直往反方向發展XD其實,回顧歷史可以發現,由於債券價格受到預期心理的影響,通常會先行反應。因此發生這種利多出盡的現象,也不是第一次。這讓我想起,當初在藍燈期間買股票的經驗。同樣,股價並不會在買入後立即上漲,而是在相對低檔的底部區間,緩慢築底後才逐步走升。若是能將投資的尺度和心態放寬,該來的始終會來。本文是以元大美債20年為例,回測上市以來,兩次暫停升息到降息循環啟動時期,技術面有效的買進訊號。復盤的過程中,我發現由於每次降息循環開始前的升息路徑都不同,連帶也會影響到價格回升的節奏。而年線在其中扮演了頗為關鍵的角色。只要再搭配一些次要的技術面買進訊號,買在相對低檔的位置,投資的過程就能更加安心。本文列出一些我所觀察到的客觀跡象,給大家參考。同樣的操作方式也適用於TLT、國泰20年美債(00687B)、中信美國公債20年(00795B)、統一美債20年(00931B)…等追蹤長天期美債指數的ETF。...
自從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,債券價格不漲反跌。若對發生的原由一知半解,可能會產生疑惑,想說怎麼跟原本想的方向不一樣。之前長期投資的經歷教會我,市場上最不值錢的就是短期的消息。凡是不可預測、無法掌握的波動,都不值得我們太過為之傷神。每個參與市場的投資者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想法,影響價格波動的因素也不是單一指標,短期市場價格不可預測的原因也就在此。廣泛的吸收資訊就會發現,其實不同的分析師會提出各自不同的目標價算法;有的人是用長短期債券的合理利差,有的人是用降息循環期間價格的變動率…等。我相信,各種方式都是一種數學模型,雖然不能保證每次都準確在「事前」命中,但還是有它們的參考價值。長期投資人若有一套自己的推算、評估方法,至少操作起來會有一些客觀依據,不會隨著市場消息起舞而被洗出場。這邊就提供一個我的推算公式給大家參考。...
隨著時序進入第四季的傳統旺季,目前市場氣氛偏向樂觀,經濟指標也尚未看到明顯的衰退跡象,大家對於AI的需求預估也普遍看好。但如果單就加權指數的技術指標觀察,無論是日或是月,都出現了明確的背離訊號。所以我今天又調節了一次股債比例,並把數值記錄下來。...
自從首檔月配息股票型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(00929)推出以來,似乎帶起了一陣月配息的風潮。然而,月配息真的有那麼好嗎?這篇文章就跟大家一起實際試算看看。文末也順便將所有台灣的月配息ETF整理出來,給大家參考。...
看著K線圖做投資,每個人都好像擁有上帝視角一般,這裡買、這裡賣、這裡買、這裡賣,可以說得一口好股票。然而用真金白銀下去操作後,似乎又不是那麼一回事。對於行情的走勢,沒有一個人敢保證他能百分之百的正確預測。如果能有一些客觀的數據輔助判斷,相信能幫助投資人擬定出更好的投資策略。大方向對了,先贏一半。至少不用拿自己之前用時間換到的錢瞎猜、亂壓寶。正如影響債券價格的關鍵是在利率,決定股價高低的根本,就是企業的獲利能力。而與獲利多寡息息相關的,就是整體經濟情勢的變化。因此,藉由觀察關乎景氣動向的一些先行指標,能夠幫助我們預判接下來的行情走勢,事先做好應對策略,因應市場隨時可能發生的變化。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,我用國發會公佈的經濟「領先指標」做的數據回測觀察心得。...
技術分析是試圖運用已知的訊息,判讀目前發生的狀況,推測未來可能的發展。僅僅依照訊號來做決定,未免顯得太過草率;若是能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來作邏輯推演,對於未知的掌握度一定能大大的提升。今年(2024)8月份,台股大盤在高檔收了一根帶有長長下影線的月K棒。為了揣摩究竟發生了什麼事,我把近20年,在高檔出現這種超長下影線的狀況看了一遍,得到了一些小小的心得,可以跟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一下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