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DK金大為

David King

Hi!我是DK金大為,希望你喜歡我的音樂~
DK金大為/投資 /幾個我為存股節流的小故事

Blog

幾個我為存股節流的小故事

幾個我為存股節流的小故事

[前言]
由於台灣的產業結構較偏向科技發展,大多數人要累積財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非屬剛性需求的藝術工作尤其如此。

財富的累積不是一蹴可及的事,回想自己達到財務自由的過程,也不是一步登天。下面就分享幾個我為存股節流的小故事。

[幾個我為存股節流的小故事]
喝自己泡的咖啡:
工作前幾年,早餐外帶到成為星巴克金星會員的我,後來發現買咖啡豆回家自己煮,不用出門又便宜超多,就很少去門市買早餐了。

到全聯而不在7-11買零食和飲料:
自從發現同樣的零食,在7-11和幾步之遙的全聯存在頗大的價差,只要是時間允許,一定會到全聯採買零食和飲料,放著都開心。

去售價較低的藥局買同品項藥品:
當我發現行天宮站附近的藥局,很多品項都賣得比巷口的連鎖藥局便宜後,每次要買藥品或保健食品,寧可搭捷運去錦州街,順便在附近吃一餐,也不願意平白被多貴幾百塊。

穿拍MV時買的服裝和鞋子:
之前每年最大的花費,大概就是拍攝創作歌曲的MV了。如果當次造型師挑選的衣服是我喜歡的,我就會留下來,平常可以繼續穿,降低治裝花費。

走路上班:
對!你沒看錯,我上班是用走的。在台中上班的時期,即使公司有提供車位,為了可以走路到辦公室,我仍特意選擇住在公司附近,省下通勤和購買交通工具的工作成本。

盡可能在同一趟行程完成多樣任務:
由於時間寶貴,不論遠或近的行程,出門前盡可能事先想好,同一趟路程能順道完成的事情有哪些,提高行程效益。

優先使用禮券、儲值卡:
因為某些消耗品的購買需求是固定的,時間拉長還可能面臨通膨造成的漲價。只要拿到禮券或是儲值卡,一定優先把它們用掉。留下的現金可以拿來買股票,創造更大的價值。

降低單次提現金額:
之前陪一個身家和手機號碼一樣長的朋友去便利商店領錢,發現他居然只提一千塊現金,還說他都是這樣,用完再領就好,讓我超級吃驚!後來想想,他這樣也是有控制消費的好處,我也開始降低單次提現金額,一次最多不領超過三千塊,用完再領就好。

取消訂閱Uber Eats和訂閱制App:
了解被動收入的天敵就是被動支出後,我立刻取消非必要的Uber Eats會員,和沒有經常性使用需求的訂閱制App,減少不必要的現金流出。

延後更換新手機:
在舊手機跟新手機常用的功能沒有太大差異時,刻意延長使用舊手機的時間,甚至換了兩次電池才把前一支iPhone X換成現在的iPhone 16 Pro,延後沒有急迫性的消費支出。等待換機的過程,股票還能繼續增值。

不花不必要的娛樂支出:
剛離開職場不久,有一回到高中同學家聚會,吃完飯後大家開始打麻將。我因為已經完全靠利息在生活了,不想要有非必要的娛樂花費,打死不上牌桌XD 同學也都覺得很有趣。

制訂財務預算:
當然,錢只是工具,花掉才能體現它的價值。但即便是生活花費,我也會先規劃預算,而非毫無節制的花錢。這樣才能在每次買單時,豪無壓力的享受用錢的快樂。

[投資高手的共同習慣]
常看一些投資達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,我發現擅長投資的人似乎都有著愛惜金錢的共同特質。像是我喜歡的不敗教主陳重銘、樂活大叔、華倫老師、上流哥、財金直播主游庭浩(iPhone X好像也是用很久才換)、巴菲特…等。

或許是因為嚐到資產增值的快樂,或許是知道事物的價值所在,這些我佩服的投資高手,不約而同地過著相對儉樸的生活,把快樂建立在自身和資產的成長上。

投資是一輩子的事,期許自己可以學會聰明的消費,把錢花在有意義的地方,持續投資在讓自己成長和有生產價值的資產上,過著內外都富足的生活。

相關連結-
DK金大為 David King – Official MV:
https://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4zM90kvLuZtqYBpwX8yUeIIM1GsJbWr4&si=pnNhOMmj4y-YbVkm

Facebook 留言

Written By: DK

No Comments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