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DK金大為

David King

Hi!我是DK金大為,希望你喜歡我的音樂~
DK金大為/音樂 /搖滾經濟學-讀書心得

Blog

搖滾經濟學-讀書心得

搖滾經濟學-讀書心得

看完了由天下雜誌出版的「搖滾經濟學」後,化解了我在音樂領域努力這麼多年後,心中的一些疑惑。書中引用數據佐證,說明全世界音樂人共同面臨的狀況。例如:音樂大致上僅佔整體消費總額的2%,而排名前5%頂尖藝人收入又佔整體音樂人收入的85%;並且,相較於其他產業的指標性人物,這樣的收入也不算太高。

沮喪之餘,書中也列舉成功藝人的案例,提供給還在打拚的音樂人一些發展方向的指引。下面就我個人的經驗和閱讀的體會,簡單跟大家分享一點讀後的心得。

【樂壇活躍最久的人,工作也最多樣化】

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,能夠在樂壇屹立不搖的藝人,通常都很懂得延伸多樣化的工作觸角。讀到這個觀點讓我想到,無論是周杰倫拍電影、張學友演出音樂劇,或是王力宏投身開發教育科技App,都印證了書中精闢的見解。

【精彩的現場演出,才是歌手主要的收入來源】

由於串流媒體的盛行,當今的音樂人已經不能靠著「賣唱片」這種音樂載體,來賺取持續創作的收入。同時,串流平台支付給大多數創作者的費用,還遠遠不及製作音樂所需的成本。這個時代的音樂人,又回到了像古典時期的音樂家一樣,需要到處巡迴演出來賺錢的模式,即便是最當紅的藝人也不例外。

【規模經濟與不可替代性,是打造超級巨星的兩大要素】

從宣傳的層面來看,當紅歌曲透過網路平台擴散,不但不會再增加額外的成本,傳播的速度也會像滾雪球般的一傳十、十傳百;如此的傳播特性,能讓超級巨星吸引更多的粉絲目光。從製作演唱會的角度來看,超級巨星準備的同一套表演節目,也能藉著規模經濟的效益,將演出的收入最大化。馬太效應在音樂產業更為顯而易見。

【成功需要運氣,但運氣可以藉著創造產生】

有經歷的人都不會否認,人生中有許多靠運氣成就的事情。但究竟是時勢造英雄,還是英雄造時勢,就很值得好好玩味了。在「搖滾經濟學」這本書中,提到一個有趣的實驗:研究人員藉由暗中調整歌曲榜單的順序,觀察歌曲點閱次數的變化情形。由於人類有從眾的天性,有些原本不怎麼樣的歌曲,透過作弊的方式提升排行榜名次後,確實在某些群體中火紅了起來;有些不錯的歌曲,也的確就此被淹沒在龐大的音樂資料庫中。值得欣慰的事,品質不優、僅靠作弊上榜的歌曲,隨著時間流逝,排名仍會慢慢往下;而真正優質的好歌,藉著時間的推移,演算法終究會還它一個公道。很多歌手或政客(誤XD)大量打歌或曝光搏版面即是利用這個原理。在同溫層內的人們,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有著更多的好感。

【互補性產品的設計】

就如同前面提到的,因為網路發達的緣故,音樂的取得變得前所未有的方便。原本音樂人賴以維生的版稅收入大幅減少,使得有心經營的創作者,必需學會設計多元化的周邊商品。藉由與粉絲的情感連結,提供對樂迷具有紀念價值的商品。讓無形的音樂,成為串聯人心的最佳媒介。

【善用心理因素差別訂價,是獲利的泉源】

關於這點,是我可以理解,但是比較不能認同的地方。書中提到,可以藉由差別訂價或是推出銷售組合,讓對價格敏感度較低的粉絲付出更多的金錢,透過這種策略來讓獲利最大化。我是認為,對於願意付出更多的粉絲顧客,反而應該提出更棒的優惠方案,或者是以不同的形式,如寄送搶先聽或是提供特別的內容等方式,回饋支持自己的粉絲。

【別讓成本吞沒一切】

實際製作過音樂就會知道,為了追求更好的聲音品質,一不小心「成本」就會落入無限上綱的循環。編曲的音源軟體要花錢購買、請樂手老師搭樂器的音軌也要花錢,從錄音、混音到後期製作,再到封面設計、MV拍攝和宣傳,各個環節累積的花費就已經相當可觀,更不用說是需要勞師動眾舉辦大型演唱會的藝人。書中提到,具有經營觀念的經紀人,懂得如何聰明地把預算花在刀口上;既讓觀眾有感,也讓音樂人有足夠的利潤空間,持續創作、演出下去。

最後,書中提到的好消息是,一個國家的音樂消費,通常跟GDP的高低成正比。隨著華人社會越來越富裕,作者樂觀地相信,民眾在音樂上的消費也會跟著提升。所以,唯有做好萬全的準備,累績自己的實力,才能在浪起時,站上浪尖挑戰卓越,成為一個能夠發揮正向影響力的音樂人。

Facebook 留言

Written By: DK

No Comments

Leave a Reply